顺应学校转型发展战略目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目标,英语专业坚持以应用能力为人才培养的根本导向,践行新时代英语专业发展理念的几个转变:从培养英语专业人才转向培养英语产业人才,从单一学科培养转向与其他学科专业的内在勾连和深度融合,造就“English+”(+教育、+商务、+翻译)的高级应用型人才。
区别于传统的“学科本位”以理论知识的完整性、系统性和严密性为主体的教育理念,英语专业以“能力本位”(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)为培养重心,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基础,将学生“双证”能力(毕业证书 + 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或专业英语四、八级证书/研究生录取通知书)作为考核要求,围绕英语应用能力、综合职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三大核心能力,实现学业、专业、职业“三对接”的人才培养过程,形成了“一重心、二证书、三对接”的培养特色。
1.以市场需求和能力要素为导向,重构课程体系
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着眼点,合理设置课程体系,不断增强学生的适应
能力和良好的职业发展意识。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理论及专业基础知识、实践应用能力、创新创业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模块。同时,加强课程群的建设,专业课程群将传授专业知识对接社会需求,指导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。
2.完善“能力本位”的实践教学体系
借鉴职业教育“能力本位”(CBE)教育理念,实践教学从围绕职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、技能来制定计划、教学方法、内容及考核方式,从而保证学生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较高技能,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。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、以能力为本位(主线),在基本技能、专业(岗位)技能、综合技能三个能力层次上进行实践教学训练,同时开展学科竞赛、科技创新等课外实践活动的实践教学体系。
3.实行“双证书”教育
“双证书”即“毕业证+职业资格证或专业英语四、八级证书/研究生录取证书”。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了职业资格认证内容,学生通过报考剑桥商务英语证书、POCIB国际贸易从业技能证书、国际人才英语考试、翻译口笔译证书等资格证,既学到了理论知识,又能掌握实践技能,提升毕业生就业力。
4.开展读书工程项目,提升学生专业素养
制定每个年级必读及选读英文经典书目,教师以小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,定期提交阅读笔记、读书报告等,以课外英语经典阅读为驱动,提升学生英语阅读、文学鉴赏及写作等专业素养与能力,使课堂学习与课外英语阅读指导紧密结合,共同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。